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第三組] 第三週課前心得

Dear all,

請預習<正義>第二章: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 功利主義,並撰寫約200字的課前心得。

8 則留言:

  1. 邊沁認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便是幸福的最大化,其注重的是「大多數人」的快樂,而不是「少數人」的痛苦,因為多數人的快樂總和比起少數的痛苦要多,較符合效益。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認為在現今的社會中,不管再少數的痛苦都不應該因為「少」而被忽略,也不該將所有價值都化成簡單的比較值。彌爾考慮到個人的人權,使原本的功利主義稍有人情味,但並不是純的功利主義。雖然出發點是增進社會福祉,但功利主義的思維令我覺得有些殘酷。

    回覆刪除
  2. 之前第一次看《正義》這本書時,對於功利主義的歧見頗多,邊沁認為「凡是能把功力最大化的,就是正確之舉。」當時我覺得為什麼邊沁能這麼理性,理性到有點偏激的程度,尤其是他提出「把化子通通關起來」那篇記憶深刻,把人類的情感通通量化衡量,以功利主義的角度切入,再做出一個讓人不可置信的殘酷結論。不過今天重讀一遍又有不同的感觸,邊沁功利主義的兩大缺點:一是不尊重人性尊嚴,二是認為道德是可被衡量的。對於不尊重人性這點,我很贊同彌爾提出的修正,從長期的觀點來看,如此殘酷會導致社會僵化、喪失活力,故要在個人權利之下做權衡,也是《自由論》此書的重要概念;但在第二點將價值簡化衡量,至少在快樂無高低級之分,我倒是認同,一種快樂若有人偏好,那就有它存在的價值。

    回覆刪除
  3. 這是我第一次看《正義》這本書,其實我之前也有在書店看過,據說是暢銷書呢。在這章我學到了邊沁思想,更加了解邊沁的功利思想。然而我個人是很不贊同這個思想的,這感覺像支持功利主義的人眼中只有利益並無人性與人權,如此慘忍而無情地剝奪人生命權利是無法苟同的,儘管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權利,但也不應該凡事都量化為金錢和利益。只關注再增樂減苦的總和,把個人踐踏在腳下,如此硬要劃為單一度量衡,我是許多反對者之一。因此就非常贊同彌爾對此概念的修正,比起邊沁的純功利主義更有人性了,其改變正是”自由論”的精神所在。

    回覆刪除
  4. 我想,功利主義的出發點是可以被接受的。我們身在一個團體之中,所做的事情以整體的利益為優先考量,或者說以全人類的幸福最大化為目標,這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在功利主義下,卻會衍生出許多問題。例如,許多事情,像道德與生命,該如何去衡量,如何去量化?在功利主義下,必然會犧牲掉少數人的利益,當我們以整體為考量,這些人的利益該不該去維護?又如果我們就是身為那些少數人呢?以及,為何我們有時候會選擇功利主義,有時候又會覺得有些場合套用功利主義不太恰當,這之間,是什麼關鍵因素主導我們這麼所做的選擇呢?

    回覆刪除
  5. 功利主義是以滿足大部分的人的快樂而存在,換句話說,就是會吸犧牲少數人的權益,少數人的生命、財產、尊嚴都會被踐踏。我認為功利主義會帶給社會上極大的不安全感,人怕會被犧牲,會群起反抗,建造另一個新的體制,功利主義是會帶來最大的獲益沒錯,可是在現實中卻是不可行的。體制還需要再改善,改善到可以對人民有保障卻又可以帶來大獲益的體制

    回覆刪除
  6. 我看第三組結報的板好像還沒po我就先po這了。從課堂上學到功利主義(效益主義)的定義大致上為:效益主義認為人應該做出能「達到最大善」的行為,所謂最大善的計算則必須依靠此行為所涉及的每個個體之苦樂感覺的總和,其中每個個體都被視為具相同份量,且快樂與痛苦是能夠換算的,痛苦僅是「負的快樂」。效益主義不考慮一個人行為的動機與手段,僅考慮一個行為的結果對最大快樂值的影響。
    效益主義的中心思想,即每個人都應該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促進幸福,並避免不幸,這看來是應予肯定的。但關鍵性的問題是:整個規範倫理學是否都可以根據這個簡單的公式來分析。是否有超乎快樂與痛苦之外的價值值得重視。 如何衡量一個人吃了蛋糕之後得到的快樂比別人多、少或者一樣?沒有方法來計算得到利益,也就沒有方法確定什麼行為是道德允許的。所以快樂利己主義在某種程度上行不通。

    回覆刪除
  7. 我覺得人類是有感情的,很難用一些公式或數字就計算出我們的幸福程度,理論只是用來決策時的其中一項參考而已,"大多數人的快樂就是正確的"聽起來對又不對,即使結果是好的,可是當自己是處在被犧牲掉的少數時又有多少人可以心平氣和地用自己的幸福去換取所有人的利益呢?因為每個人站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一件事情就產生了很多種看法,就算結果的本身是最大的利益,可是行為的對錯與否對我們情感上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我覺得不能只看一種理論或單就一件事情就論斷對錯,這本身就是一件無從去爭辯的事。 我上次貼到第二組了0.0 因為張貼的人都一樣沒注意看XDDD

    回覆刪除
  8. 邊沁的功利主義,其實早已深深植入我們的心中。不論是日常生活的決定,或是重大決策的定案,都會不自覺的以最大的快樂來衡量,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簡單地用功利主義來判斷。例如我們不大可能將抽象的情感精確的量化,也不可能用金錢來衡量,因為這只會產生荒謬的現象。再來就是牽涉道德層面,為了達成多數人的利益而損害到少數,這也是不盡合理的。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舉世皆準的答案,各方都有自己的論點、自己的理解角度,理論也同樣都有缺陷,但唯有這樣不斷的思考下去,我們才會離真理更進一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