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第二組] 第六週課前心得

這次要討論第五章:康德主義,請於星期三晚間12:00前張貼約200字的心得加上讀完後的一個問題

這章非常精彩,但是有點難,大家加油!

另外,特別加場:3/26中午,一教前空間。校園公民講堂第一課:服貿對醫護人員勞動條件的影響 by 盧孳豔老師。有空的就過去吧!

9 則留言:

  1. 這週討論的是康德的自由主義,坦白說我覺得康德的哲學是有點難以理解的,他說事情是要從「道德」、「善」的角度出發,也就是說就算顯現出的結果是一樣的,還是要看人本身是不是因「善」而做事情,例如說一樣是做善事,如果有人是因為希望別人看到而做善事,也就是有目的的,那就不能算一種善,雖然我比較偏向結果論,但是他強調的是善意志的表現,另外有一點我不太能理解的,就是善意的謊言到底符不符合道德?在我繼續看下去之前,我原本以為康德會說這符合道德,但他又說「說謊本身就是不符合道德的」,這似乎讓人覺得有些困惑,但他又說要有技巧的說話,像是不說謊但又有幫助到人,這就像是一個文字遊戲,文中也舉出柯林頓的例子,可是其實我也很疑惑,難道用這種讓人誤會的方式說話就真的符合道德嗎?文字遊戲難道不會淪為一種為自己辯解、推些責任的藉口嗎?希望在課堂中我可以對於康德的哲學有更多理解。

    回覆刪除
  2. 康德的自由主義是否就是我們自己不再屬於我們自己,不可以隨心所欲的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就像我們尊重他人一樣,我們也必須尊重我們自己的個體本身,書裡頭說到自殺和他殺在康德眼中是一樣的,因為都是奪取一個人的性命,都是一個不尊重人這個個體的生命的表現,其認為人是目的,不可以成為手段。而它所提出的定然定律我認為某些部分還蠻牽強的,像是說謊在康德的眼中就是不道德的,說實話才是一切事物的真理,但那些拐彎抹角、說話敲邊鼓總是刻意不談核心的政客,會比那些為了保護自己朋友免於殺害兒說謊的人還要人品高潔、還要道德崇高嗎?我覺得這是康德這個理論最讓我覺得詬病的地方。

    回覆刪除
  3. 我覺得這禮拜看的篇章比之前還要難的很多,主要是因為康德他的自由、道德全部都有很嚴謹的定義,沒有辦法一下子就透徹他。但就是因為這樣嚴謹的定義,感覺她有解決部分純粹的功利主義、自由至上主義一些模糊的問題。但令我最不解的部分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那邊,我覺得幾乎可以說大家做某件事情都一定會有他的目的性,不可能做事情的目的就是做事情本身,如果幫助別人反而會遭來一陣謾罵,那還會有誰會想做這件事情呢?雖然他可以解釋成通常每件事情都是混雜著喜好和義務,所以難免做事情會沾染上一些讓自己快樂的因素,但我覺得他這樣的善太絕對、太困難,不像是一般人可以到達的了的境界。所以我對他最大的疑問就是現今社會中,到底有什麼行為稱得上是康德自由裡的善呢?

    回覆刪除
  4. 康德的自由主義有一點難理解,從購物來說,我想買什麼是我的自由,康德說這不是自由,因為,當我在選擇的時候,其實,是被「我的喜好」所影響,甚至可說是「被喜好控制」,因此,當人在被控制的情況下,所做的事,不是自由。然後他的自由主義從「道德」、「善」的角度出發,對我來說有點抽象。書中有一點不太能理解,書裡頭說到自殺和他殺在康德眼中是一樣的,在我看來就非常不一樣阿?然後康德覺得說謊是不道德的,那人們所說的善意的謊言又等於是不道德囉?這個理論可能更需要用哲學的角度來看。

    回覆刪除
  5. 許惠棻
    這次所討論的康德主義的自由,和前幾周所提到的自由又相去甚遠。這次康德的自由,不是人出於本性的慾望、社會習俗,而是在於自律,在道德動機上所訂下嚴格的規範。符合康德的自由,無論結果是善事惡,在做每一件事的動機,只要是專一目的出自於道德的善,才算是自由。但令我詬病之處在於,康德只在乎出於原則的自由而不考慮到後果,書中的例子說到:說謊,是不道德的,儘管對兇手說謊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有義務對兇手坦言。出自於原則的後果,難道是符合道德的嗎?這是變相的允許了兇手去殺害人。以及,我對康德主義感到疑惑的是,每個人的價值觀道德盡不相同,一個人隨著時間的轉移也會改變其衡量事物的思考,況且,所謂自己所訂的規範來自於道德,那道德又從何而來?某些的道德價值,不會來自於人的天性或者社會習俗嗎?

    回覆刪除
  6. 這週討論的是康德的自由主義,相較於先前的功利主義及自由至上主義而言,康德的主張較難理解,不像前兩個主義大致上可以用一段話來說明,康德的主張必須透過反覆思索以及例證的思辨才能理解,康德的學說有三大對比:義務VS喜好、自主VS他律、定然律令VS假然律令,從這三個對比分別說明、定義了嚴謹的道德、自由及理性。
    康德認為道德出自於義務而不是喜好,就像你幫助人不是為了「助人為快樂之本」而是本能地去幫助人,但是義務與喜好是能同時並存的,可以同時喜歡幫助人也義務性的幫助人;而自由必須是出於自主而非他律,一個人的自由是去追求一個目標本身,而不是以目標為手段去追求背後的目標,在這樣的同時,自身其實已經陷入不自由的囹圄了;最後是定然律令與假然律令,我覺得這塊是最難達成的,因為很少有人能夠完全把情感、慾望拋開去真正「理性」思考,我並不是說人不能有感性,而是覺得在思辨之時,過度的情感將會蒙蔽雙眼而看不到定然律令,我想這是康德主義中過於理想化的一部份。
    雖然說功利主義及自由至上主義有許多無法解決的缺陷,但現實中許多國家的政策卻常圍繞著這兩個主義打轉,我想一來是因為這兩個主義較為企業及政府所喜歡,二來則是因為康德的自由主義較難以理解,一般的市井小民或是農夫可能不大有興趣吧!在文的最後,作者寫出了康德的政治理論,但是篇幅稍短,所以我有點看不懂,希望老師在討論課時能稍微講解。

    回覆刪除
  7. 上禮拜學了自由至上主義,這禮拜學的是康德式的自由,我覺得如果要白話一點的說,有點像伴隨著道德感的自由。這次探討的範圍感覺是屬於哲學的領域,究竟道德的最高標準在哪裡?
    我並沒有很認同康德所描述的自由,我覺得一個人有目的性的去從事某個行為的時候,為了某個誘因而去做某件事情,這可能算是失去了自由的本質,康德說的很好:這是因為它本身即是善,即使盡了全力,那善意最後落空了,但那善意的善依舊如同珠寶一樣的閃耀,因為它的存在本身就有完整意義。
    有目的的行為可以算是不自由,但是我覺得一個人依照自己的本能,慾望,去做決定的時候,並不是「不自由」的。康德的主張感覺有點過於壓抑人類很本能,內心的那一層面。

    回覆刪除
  8. 康德主義果然正如助教們說很複雜,重點在於一句只有義務動機具有道德價值,而且行動出於義務以外的動機,如利己,所有滿足自我需求,渴望等等都沒有道德價值,他這個道德論講得很好,道德不一定是出於正義,自由,而是沒有想過對自己有什麼行為而影響到什麼結果的,都是有一個道德價值.而且道德跟正義是完全兩回事的,他只是在這強調什麼是道德,而我們想到的道德就把自由,正義,民主連上一條直線,而他描述自由,很奇怪的有目的的行為可以算是不自由,但目的有時不一定是利己,有可以只有突然想起而作為一個目標性的方向...所以過份壓抑人所有的東西,這不太算是一個自由,是對自己一個重大約束!
    我看到故事我想問,如果有殺手不知道自己的外表,只知道自己的名字,有一天剛好在你家裡門口問你在那裡?我應該是怎樣回答?

    回覆刪除
  9. 我認同康德在反駁效益論下的正義的主張,他說自由市場或消費選擇都只是在滿足個人慾望,而那些慾望並不是自選的所以認為這不是真自由,我覺得這個可以再討論,服從自身慾望也沒什麼對,更根本的反駁是這些慾望說不定也是自選的; 他說效益論無助於建立道德,他只是教人工於計算,而這種勢利的觀點,儘管有可能為多數人所認同,但不代表全數人都這麼想,因此的確也不能構成法律的正當性。另外我不太能理解的是,他的道德觀是把人視為目的,這可說是他的理論的核心之一,但有形成這前提的原因我不甚明瞭,他說世上有甚麼有相對或絕對價值的?那就是有理性的人(或動物)了,所以我們要尊重人,把人視為目的。如此解釋的因為所以、前因後果我不太明瞭。康德理論正當性討論可能要討論很久,但就可預期的結果而言,為了我前述不太明瞭的前提,要人們理性自訂出一個定律,而這套雖說由人們自由創造的定律卻會剝奪人們大多的自由(因為康德的要求嚴苛),便看似矛盾,同時也是康德理論太過理想化而不夠完整。

    回覆刪除